|
 |
|
班長寄語 |
|
|
|
|
|
|
 |
(二)甘當“二百五” 兩年后,王宏斌升任南街村黨支部書記。改革開放以后,他帶領全村群眾大力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先后建起了面粉廠、食品廠、方便面廠、調味品廠、啤酒廠、包裝廠、彩印廠、膠印廠、制藥廠等20多家企業,產值達23億元,資產達50多億元。村民免費享受水、電、氣、面粉、購物卡、節假日食品、上學、醫療、住房等多項福利待遇。南街人過上了人們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然而,創業之初,為辦企業,他帶頭變賣家產為集體集資;為節省資金,他一身土、一身汗地帶領群眾用架子車拉石子、沙子;去北京賣面粉,他和同志們一起啃干糧、喝涼水,風餐露宿。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干部在確定工資上引起了爭論。王宏斌堅定地說:“人家都說咱村干部放著個人發財的機會不發財,卻領著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二百五’、‘傻子’。我看,咱們村干部就拿250元的工資,就發揚這‘二百五’的精神和干勁。”他又說:“當干部如果沒有公心、怕吃虧,就當不好干部。因此,我們要有‘寧為集體造金山、不圖個人半塊磚’,‘不求個人有、但求大家富’的精神境界。” 多年來,他還把上級獎勵他的功臣款、勞模款,收到的禮金等300多萬元上交給了集體。他說:“如果一個人把金錢、名譽和地位看重了,就等于給自己背上了包袱、戴上了枷鎖。”他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從嚴要求家屬、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誰也不能搞特殊。南街村有各種轎車幾十部,但王宏斌規定,春節期間,誰也不能公車私用,當初他自己走親戚還是騎自行車去的,以至于人家在路上認出他時,還懷疑是不是認錯了人。女兒出嫁、兒子結婚、吃喜面等,他不聲不響,不讓張揚,以至于街坊鄰里都不知道。特別是母親去世,他特意要求低調辦理喪事,不讓外面知道,可不少人還是知道了,紛紛前去吊唁。送走母親后,他立即把收到的15萬多元禮金全部上交給了集體。他廉潔自律的“二百五”“傻子”精神,再次為人們樹立了榜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