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歷史的回響中汲取力量——觀《百團大戰》有感 ●南街學校 王嘉瑤 電影《百團大戰》的片尾曲在耳邊回響,雄渾的旋律與記憶中的烽火硝煙重疊,千頭萬緒在腦海中緩緩浮現…… 寒風獵獵,暮靄沉沉,憶往昔國家蒙難,山河瘡痍。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日寇鐵蹄肆意踐踏神州大地,無數村莊變為焦土,無數家庭子散親離,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巨大危機。所幸,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凝聚在一起,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為了共同的理想浴血奮戰,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為全民族的獨立奠基。在電影中,面對日寇的“囚籠政策”,彭德懷、左權等共產黨將領領導了一場氣貫長虹的偉大戰役——百團大戰。一百多個團、四十萬兵力在廣闊的華北地區沖破敵人的重重封鎖,用血肉之軀對抗日寇的鋼鐵洪流,以鏗鏘有力的聲音向全中國人民、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在抗爭!中國不會倒下!走出影視廳,夕陽斜照,清風徐吹,多么和諧而美好的圖景!與腦海中那支離破碎的殘影對比鮮明,我不禁感慨:若不是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怎會有我們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 晨光曦曦,朝霞熠熠,看今朝海晏河清,四海承平。 1978年以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宏愿逐步照進現實。而電影中先輩們的言行更是為我們提供了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的精神范本:有彭德懷為抗戰全局鞠躬盡瘁、一連幾天未曾合眼的盡職盡責,有梁山政委舍身救同志壯烈犧牲的舍己為人,有啞巴為了掩護同志們只身鏖戰黑森騎兵團的英勇無畏,有張自忠在棗宜會戰中與城池共存亡、不愿撤退茍全的視死如歸……無數英雄用偉岸之軀譜寫了歷史上壯烈的一章,他們的品質也凝聚在民族精神中,成為我們代代相傳的精神譜系。走在回家的路上,電影中那一個個無畏的身影、一張張堅定的面容在腦海中愈發清晰,我不禁感慨:正是在那千鈞一發之際、滄海橫流之時,民族精神顯得那樣熠熠生輝,我們應當學習先輩們的偉大精神,做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朝陽燦燦,和風習習,望未來民族振興,國家富強。 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新征程的宏圖正在繪就。今天的中國,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經濟長期向好,創新成果豐碩,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堅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還記得電影中的一個畫面,斜陽草樹間,戰士倚在繳來的坦克上問將軍,我們什么時候也能有這東西?將軍沉吟片刻,炯炯目光穿云破霧,仿佛直視未來:等戰爭打完了,我們也造它個幾百輛、幾千輛。坐在書桌前,眼前又浮現出閱兵時隆隆鐵甲,不禁莞爾:先輩們,這盛世可如你所愿?電影中那攝人心魄的號角在耳畔回響,一股空前的激情在胸中涌動,我們生逢其時,應擔當其事,接過時代的接力棒、揚起振興的五星旗,用我們扎實的學識、堅毅的品格,不負先輩們的殷切期望,將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富強。想到這里,我再次執筆,寫下振興的時代理想,為盡綿薄之力提升學識而報效祖國奮勇求索。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適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讓我們銘記國恥,擎起振興中華的火炬,以先輩為榜樣,勤學實干,為祖國更強大奮勇拼搏!
|
|
|
|
|
|
作者:admin |
|
|